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癌症》 > 2000年第1期
编号:10228856
肾癌nm23-H1mR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癌症》 2000年第1期
     作者:孔宪国 张元芳 丁强 王忠 刘本春

    单位:孔宪国 张元芳 丁强 王忠 刘本春(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,上海200072)

    关键词:肾肿瘤;肿瘤转移;nm23-H1基因

    癌症000127

    分类号:R737.11 文献标识码:A

    文章编号:1000-467X(2000)01-0088-01▲

    为探讨nm23-H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,我们采用RT-PCR方法检测25例肾癌及癌周组织中nm23-H1mRNA的表达,并探讨nm23-H1mRNA的表达与肾癌浸润转移的关系。结果报告如下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材料和方法

    1.1病例资料和组织标本

    肾癌患者25例,男19例,女6例,年龄38~74岁,中位年龄56岁。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,其中透明细胞癌22例,混合细胞癌2例,颗粒细胞癌1例。按照Robson分期,Ⅰ期5例,Ⅱ期11例,Ⅲ期5例,Ⅳ期4例。

    每份标本为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各一份,放入液氮中保存备测。

    1.2引物序列及合成

    根据文献报道[1]合成nm23-H1引物,扩增片断长度为685bp,引物序列如下:

    正义:5’GCAGCCGGAGTTCAAACCTAA3’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反义:5’GCTGGGAGGAAGCATTTTAATC3’

    βActin内参照引物一对,扩增片断长度为776bp,引物序列如下:

    正义:5’CTATTGGCAACGAGCGGTTC3’

    反义:5’CTTAGGAGTGGGGGTGGCTT3’

    1.3组织总RNA抽提

    组织总RNA抽提按德国Qiagen公司RNA抽提试剂盒说明进行。

    1.4逆转录合成cDNA

    20μl逆转录反应体系包含以下成分:总RNA2μg,AMV逆转录酶20u,4种dNTP(浓度为10mmol/L)2μl,oligodT1μl,Rnasin20u,逆转录酶缓冲液4μl,双蒸水加至20μl。混匀后,42℃反应45分钟,95℃加热5分钟以灭活逆转录酶,放入-70℃冰箱中保存备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5PCR扩增及电泳、结果判定

    25μlPCR反应体系包含以下成分:cDNA2μl,dNTP(2mmol/L)25μl,正、反义引物各25pmol,Taq酶2u,10×PCRbuffer(Mg2+1.5mmol/L)2.5μl,双蒸水加至25μl。混匀后,加两滴石蜡油置PCR仪上,nm23-H1的反应条件:94℃变性50秒,56℃退火1分15秒,72℃延伸1分30秒,30个循环后再72℃延伸7分钟。β-Actin的反应条件:94℃变性50秒,55℃退火1分15秒,72℃延伸1分15秒,30个循环后再72℃延伸7分钟。其中不加cDNA模板者作为阴性对照。

    取PCR扩增产物8μl在1.5%琼脂糖凝胶电泳80伏30分钟,溴化乙锭染色,紫外灯下观察记录照相。根据特异性条带的弱、中等、强,分别记为+、++、+++。

    1.6统计学处理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采用行×列表的χ2检验。

    2结果

    2.1nm23-H1mRNA在肾癌及癌周组织表达的差异

    25例肾癌组织,nm23-H1mRNA无表达3例,低表达9例,中等表达10例,高表达3例;癌周组织全部表达,其中低表达11例,中等表达11例,高表达3例。两组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(χ2=3.25,P>0.05)。

    2.2nm23-H1mRNA在Ⅰ、Ⅱ期癌及Ⅲ、Ⅳ期癌表达的差异

    25例肾癌组织中Ⅰ、Ⅱ期癌16例,nm23-H1mRNA2例无表达,4例低表达,8例中等表达,2例高表达;Ⅲ、Ⅳ期癌9例,1例无表达,5例低表达,2例中等表达,1例高表达。两组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(χ2=2.63,P>0.05)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讨论

    nm23基因在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强度是在高转移细胞株中的10倍,从而认为nm23基因是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。nm23基因家族包括两个成员:nm23-H1和nm23-H2,其中nm23-H1与肿瘤转移更为密切[2]

    关于nm23基因与肾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,国外有较多文献报道,但结论尚不一致。我们采用RT-PCR的方法研究肾癌及癌周nm23-H1mRNA的表达,结果显示,nm23-H1mRNA在肾癌及癌周组织中存在广泛的表达,肾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(P>0.05),Ⅲ、Ⅳ期晚期癌与Ⅰ、Ⅱ期早期癌的表达无差异(P>0.05),说明肾癌的发生与发展与nm23-H1基因无关。nm23基因除与肾癌的转移无关外,研究还发现,在前列腺癌[3]、肺癌[4]、膀胱癌[5]等肿瘤中,nm23并不是转移抑制基因,其表达增高甚至与细胞增殖有关。有观点认为,在一些肿瘤中nm23基因显示抗肿瘤转移作用,可能是与nm23-H1连锁的或附近的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,而不是nm23-H1基因本身[3]。所以,关于nm23是否为转移抑制基因,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明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通讯作者:Tel:86-21-56770588-3331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郑晓勇,林芷英,刘银坤,等.原位微环境与nm23-H1、H-rasmRNA及肝癌肝内转移的关系[J].中华肿瘤杂志,1998,20:15.

    [2]Steeg PS,Bevilacqua G,Kopper L,et al.Evidence for a novel gene associated with low tumor metastatic potential [J]. J Natl Cancer Inst,1988,80: 200~ 204.

    [3]Igawa M,Rukstalis DB,Tanabe T,et al.High levels of nm23 expression are related to cell proliferation in human prostate cencer [J]. Cancer Res,1994,54: 1313~ 1318.
, 百拇医药
    [4]Bosnar MH,Pavelic K,Krizanac S,et al.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s: the role of nm23-H1 gene [J]. J Mol Med,1997,75: 609~ 613.

    [5]Shiina H,Igawa M,Urakami S,et al.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nm23 protein in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[J]. Br J Urol,1995,76: 708~ 713.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01-15

    修回日期:1999-03-02, 百拇医药